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Ka Fai Choy

日間中心或學校 - 活動理論觀點

Updated: May 28


活動理論(Activity theory)由 Cavan, Havighurst 和 Albrecht 提出並發展。根據這一理論,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取決於社會互動。為了讓老年人保持高昂的士氣,必須為失去的角色找到替代。失去的角色的例子包括退休或喪偶。


活動優於不活動,因為它有利於多方面的幸福。由於老年人口的整體健康和富裕程度的提高,現在比 Havighurst 六十年前首次提出這一理論時更容易保持活躍。活動理論適用於穩定的後工業社會,它為老年人提供了許多有意義的參與機會。


(圖注: 全台11家老人福利機構接棒銀髮界奧運照片)




活動理論以中介活動來理解人類的基本學習行為),從 Engeström(1987)所建構的活動系統模型而言,係透過六個元件或單位來理解組 織的活動體系(如圖 1);其主要內涵為,行動的人/主體(Subject),透過工具 (Tool/ Instruments)的協助以達成目標(Object)。但因為主體在社群/共同體 (Community)中進行活動,因此會形成規則(Rules)和分工(Division of labor)。 值得留意的是,活動理論透過此模型,經由轉換過程轉變成最後的產出 (Outcome),可以進一步檢視目標與實際產出(Outcome)之間的落差。



在上例中, 球場, 球就是工具, 當中也包含規則,目標等。除此之外, 假如進行魔術表演, 魔術道具就是工具, 表演就是產出 。我們可以透過活動理論, 理解活動的意義和元素。



18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